首页 多练吧 淘宝和工商总局:听不懂还是装傻?

淘宝和工商总局:听不懂还是装傻?

来源:多练会计  2015年01月29日 17:58    阅读:166

淘宝和工商总局:听不懂还是装傻?

淘宝:我被工商总局欺负了

大家:咋了?

淘宝:那厮说我卖假货

大家:那你卖了吗?

淘宝:别人都卖假货

大家:那你卖了吗?

淘宝:他们说没授权就不是正品

大家:那你卖了吗?

淘宝:他统计有问题

大家:那你卖了吗?

淘宝:我也打过假

大家:你丫到底卖假货了吗?

淘宝:我老板是首富!

真是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段子手。淘宝呛声工商总局,起因23日工商总局在官网上公布的一份网络调查——《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调查结论显示,中国网购的正品率不足六成,其中注册用户超过5亿人的淘宝网假货最多,售假率高达近63%。

27日淘宝官方微博以一个淘宝店小二的口吻发出了一封措辞激烈的公开信——《一个80淘宝网运营小二心声--刘红亮司长:您违规了,别吹黑哨!》,点名指责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司长刘红亮“违规吹黑哨”。

淘宝在公开信中直接向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司长刘红亮喊话,质疑这份官方调查数据的样本量选区、统计口径、调查流程和反馈机制等问题。绝口不提自己平台上的商家假货情况究竟如何。

从公布的抽检商品的数量上来讲,的确样本较少。倚马千闫记得某品牌的抽检是数为1件,就得出正品率为零这样的结论着实草率了些。

28号上午,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在其官网公布了一份名为《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实则为一份半年前关于淘宝闭门会议的纪要与总结。内容直指淘宝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以及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五宗罪”,各地工商局代表还补充了其他6个方面的问题。

白皮书显示,网监司工作人员依据《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针对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淘宝网和天猫商城在主体准入、商品销售、交易行为管理等方面长期存在的违法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和总结。

官商撕逼的情况在中国并不多见,淘宝公关华丽丽地文案功底又一次显露无遗,“学语文的,数学往往最好。”如果是按照以往与其他电商“掐架”的路子,定是一段营销课上津津乐道的案例。不过在严肃的执法者面前,这一套“诡辩术”并不能起到作用。

工商总局一脸严肃地告诉你,这份报告是你上市之前就有了,时临赴美上市的关键时期,“为了不影响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进展,该座谈会以内部封闭的形式进行”。言外之意,别给脸不要脸,少在这里瞎BB。没有一句针对淘宝的“申诉”给予解释,而是家长式的要求,“守住底线,克服傲慢情绪。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市场主体,阿里系主要高管要有底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相信以双方的智商和情商,完全能够看到问题的焦点在哪里。工商总局认为淘宝卖假货,而淘宝认为官方取样不全面。那么接下来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是应该,淘宝调查平台上的假货情况,工商总局调查是否取样片面给出企业解释。

然而,双方都在顾左右而言他,淘宝说,“中国足球都雄起了,可见避免黑哨对市场有多重要。”淘宝也是醉了,拿这样一个例子对比,且不说国足未必是黑哨的事儿,谁又能知道国足能雄起多久呢?好了,不扯那么远,淘宝把工商总局的假货定义为“非授权渠道”的商品,又把思维发散到投机倒把罪上。恕我们愚钝,非授权渠道的商品,如何确定到底是否正品呢?

作为一个普通网购者,应该都有在淘宝买到假货的经历。理解淘宝作为一家海外上市的机构,对于负面的敏感度和紧张度,但是如何规范自身平台的商家,减少假货率,才是保住股价、防止被做空的最好方法吧。

对于官方,监管的角色诚然是没有错,但监管过程透明、合法、合规也是要必须的。

对于今天这份措辞严厉的白皮书,淘宝下一步申诉会有些“投鼠忌器”吧。明天,淘宝会不会出招呢?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倚马千闫)

 

会计网微信专注分享最接地气的理财技巧,财会干货,生活哲理等。
欢迎关注会计网公众号:wwwkuaijicom←长按可复制。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分享给你的朋友,更多精彩内容可查看下面相关链接!

【发布最专业的会计实务、分享最靠谱的财税干货,财会人员最爱关注!微信号:duo-lian,多多在等你哦!】
多练会计二维码
相关阅读
实时资讯全掌握 微信扫一扫
多练会计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91duol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852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