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多练吧 揪心,督战!李克强为什么要去东北?

揪心,督战!李克强为什么要去东北?

来源:多练会计  2015年04月13日 09:22    阅读:102
 

4月9日-10日,李克强总理到访东北!电视画面上大家都很欢乐。人们看到总理,纷纷拿出手机来拍照;总理看到大家,也是频频挥手微笑。

 

作者:牛弹琴


1、但这肯定不是一次轻松的视察。相关的报道也说,李总理很“揪心”。在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总理说话也是“语气沉重”。

 

原因很简单,东北经济告急!2014年,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经济增速分别是5.8%、6.5%、5.6%,位列全国后五位,滑出经济“合理”区间。

 

今年一季度,东北三省的多项经济指标继续走低,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具体多少,大家可以想象,反正一些媒体用了这个词“断崖式”。

 

于是,中国政府网的报道说,总理赶赴长春,现场“督阵”东北经济。当过辽宁省委书记的他的原话是:“我在东北工作过,算是半个东北人,讲话也就不客气了:你们的各项数据的确让我感到‘揪心’啊!”

 

公开说“揪心”,报道用“督阵”,足见形势的严峻!

 


2、为什么是东北,总理估计也有些意外。

 

按照他的说法,全国四大板块,当前经济指标最糟糕的就是东北。他感到“很奇怪”,东北条件不差啊!要基础有基础,要资源有资源,要人才有人才!

 

“有人说,东北背着‘资源的包袱’,这话太奇怪了!难道有资源比没有资源差吗?”总理说,“我在河南工作的时候,河南的钢厂都是从国外进口矿石,自己没有啊。后来我到了辽宁,看到鞍钢80%都使用本地的矿石,就进口一点精矿粉,难道这条件不比河南好吗?资源是优势,不发展没道理啊!”

 

没道理归没道理,东北经济就是疲!原因在哪里?

 

至少其中有一个:体制机制的束缚!

 

新华社总编辑何平此前专程去东北调研。这位正部级记者领衔撰写的《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长文中,有这样的段落:

 

调研中,我们曾问多位企业家:“对政府有什么要求?”

 

他们异口同声:“放手!”

 

一位市委书记感慨:为什么东北出不了马云?市场化程度不高、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的背后,是政府管得太多太细,没有提供马云们成长壮大的土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20多年了,大锅饭、铁交椅、能上不能下,在东北一些国企还是常态……

 

总理也是有些恨铁不成钢。报道中透露,他去年曾对东北某个民生项目“盖133个公章仍未完成审批”的问题作出批示,要求严肃处理。他在10日的座谈会上再次说,这种问题,在东北绝不仅是个例。

 

 

3、不作为,被认为是当前不少官员的“新常态”。

 

估计总理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在东北,他几乎有些“请求”地说:“各位一定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要把新一轮东北振兴的责任扛在肩上,把人民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

 

自然,各省大员马上列举各自的困难。总理也是胡萝卜加大棒,一方面,他“现场部署”,要求有关部门对确需帮助的问题拿出“具体措施予以支持”;另一方面,他一再强调,东北振兴不能“等靠要”,而要靠“闯改创”。

 

“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起码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观念。多想想百姓疾苦,少盘算点个人得失。工作中少点空话套话,多点真抓实干的劲头,实实在在‘多给老百姓干点事’!”这是新闻报道中总理的原话。

 

一定要,起码观念!可以慢慢阅读一遍总理的这番讲话,很坦诚,也何尝没有一些无奈!

 

但他也很会鼓励打气!他说:北人过去是“闯关东”过来的啊,有闯劲、有韧性。今天东北要重拾“闯关东”精神!

 

当然,没有大棒,肯定是不行的。总理说:“对于忽视民生、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要公开曝光,坚决追责。”

 

新闻报道中还说,总理这次“督阵”东北,还有一句话“掷地有声”,那就是年底考核:“今年年底,我们要回过头‘算总账’,东北三省必须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完成。”

 

必须完成!那就是“军令状”啊,完不成怎么办?

 

但不管怎么样,东北,按照总理的话说,位于中国雄鸡版图的头部,“你们可不能‘打蔫’啊!”

 

新媒体运营主管 位宇祥

欢迎转载,但必须保持以上所有内容完整。

多练会计网微信专注分享最接地气的会计实务,财会干货,税务知识等。

欢迎关注微信号:多练会计←长按可复制,满满的会计实务干货哦。

【发布最专业的会计实务、分享最靠谱的财税干货,财会人员最爱关注!微信号:duo-lian,多多在等你哦!】
多练会计二维码
相关阅读
实时资讯全掌握 微信扫一扫
多练会计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91duol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852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