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主要起草者:不存在哪个省缺席的问题
近半个月前,《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下称《愿景与行动》)发布。
立即有细心的媒体发现,在《愿景与行动》第六部分“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中,“点名”的省份有18个。这18个省份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重庆等。
没有点名的省份是否就没有纳入“一带一路”呢?
“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对的。‘一带一路’是中国今后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总纲领,不存在谁在路上、谁在带上,谁不在路上、谁不在带上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个伪问题。”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巡视员欧晓理回应外界报道时如是说。

欧晓理介绍“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来源:中国网
欧晓理现在是国务院推进“一带一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负责人,也是《愿景与行动》的主要起草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4月10日举行《愿景与行动》研讨会。欧晓理在该研讨会上详细阐述了一带一路的“全机遇”。
在分析中国将推动与沿线国家加强领域的合作时,欧晓理首先谈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在这方面特别提到加快形成三个通道:中国-波罗的海、中国-波斯湾、中国-印度洋。
此外,还有提升经贸合作的水平、优化贸易结构、培育贸易新增长点;大力拓展产业投资;深化能源资源合作;拓宽金融合作领域,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等。
全国各省区市应该做些什么呢?
欧晓理透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要求地方编制本省区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方案。“这个要求是全覆盖的,各个省区都要编制,而不是18个省区市。”
他建议,各个省区市按照“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蓝图,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寻找参与的契合点。
欧晓理还特别以江苏为例,详解一带一路的机遇。他说,江苏地理位置特殊,经济开放程度很高,而且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与沿线国家也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阔的经贸合作往来。江苏的连云港就是《愿景与行动》里面规划的“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东方起点”,也是中亚一些国家最便捷的出海基地。 “‘一带一路’不存在哪个省缺席的问题。” 欧晓理称。
欧晓理在当天的研讨会上还透露,目前在依托国家信息中心建立“一带一路”的强大数据库,作为“一带一路”办公室的重要支撑。
据新华网报道,从2013年10月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外交部、商务部等各个部委研究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关事项。
欧晓理2014年1月曾带队就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去中亚调研。
新华社3月29日报道透露,中国政府成立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具体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