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刘建英,是在她的会计师事务所里。一身职业套装显得她干练精致。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她言语沉静、温和却不乏激情,稳重内敛又不失灵动,让记者如沐浴春风。
作为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掌门人,她走过了从业道路上的沟沟坎坎,在职业路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追梦过程中,“双证”的考取让她在职场上底气十足。
结缘会计迈出第一步
今年46岁的刘建英出生于四川省一个偏远山村的贫穷农家,世家几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儿时的她就极其懂事,小小年纪不仅帮着家里干农活,学习成绩还拔尖。当时,在她幼小的心里或许还没有什么远大的规划,然而她或多或少也懂得考大学的重要性。
她告诉记者,在当时计划经济时代,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的待遇差距很大,通过高考就能取得城镇户口,考上大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
因为教学条件的有限,备战高考实际上更多的是刘建英自己学习。那段时间里,每天放学回到家,她都会继续复习功课到凌晨12点半,因为压力,有时她会失眠。她不无感触地对记者表示,其实那段时间最重要的是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力,以及自己认定目标后锲而不舍的精神。
高考的成功,在刘建英的生命历程中是一个关键转折点。1987年,她走出了大山,考入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系。
从此她开启了财会历程,看到了外面更加辽阔纷呈的世界。
1991年毕业后,她顺利地成为内江市机械厂的一名会计。以会计人步入职场的她也喜欢这样称呼自己。
经过两年的岗位学习,刘建英更好地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岗位的轻车熟路,让她有了更高目标的追求。
1993年,她成功地竞聘了四川省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担任财务经理一职。
考上注会奠定腾飞的基础
在担任财务经理时,她完成了职业的第一次蜕变,考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回忆考注会的经历,刘建英记忆犹新。“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还要备考,是对信仰和意志的磨炼。当时真是全身心地投入,拿出备战高考的劲儿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为了节省时间,她几乎没有一顿饭是踏踏实实在餐桌上吃完的,都是两面甚至三面开战,一边吃一边做工作、照顾小孩……那段时间,她瘦了整整10斤。1998年,经过努力,她成为一个执业注册会计师。手持证书,她迈进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大门,成为了一名项目经理。
在那里,刘建英更加系统地掌握了财务、会计、审计、税务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在执业过程中,形成了她做事的标准和原则。“诚信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亦是注册会计师发展的基石。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不仅能为企业带来科学的决策,更是注册会计师应该恪守的原则。”她告诉记者。
随着工作的深入,刘建英意识到,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在行业中立稳脚跟,她并没有安逸于现状。
资产评估师助她二次蜕变
有梦想的人从来不畏艰难和风险。
在事务所安稳的日子里,她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和进步。1999年,她考过了中国资产评估师。尔后她毅然辞职,加入国内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成为合伙人。接着,她又考取了土地估价师资格证书。从此,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审计人变成为了几个会计师事务所争先邀请做合伙人的注册会计师。
考取评估师和土地评估师资格后,刘建英进一步拓展了业务领域。2006年,羽翼渐丰的她决定自己创业。北京和兴会计师事务所应运而生。刘建英正式走上创业之路。
她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生意冷清,为维持公司正常运转,刘建英自己在外找了多份兼职赚钱贴补公司员工的工资。她背负沉重的压力,在创业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渐渐地员工们也被刘建英“拼命三郎”的精神感动,主动留下来和她一起渡过难关。事务所终进入正轨。
北京和兴会计师事务所成立近十年以来,刘建英凭借着丰富的国内外财务、会计、审计、税务、咨询、企业并购重组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取得了令人欣慰的进步,并在2015年获聘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专家咨询组专家。
这一切,无不展示出一句话:学习改变命运,追求成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