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对话》)近日,在2015年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对新医改做出了新的部署。李克强批示指出:“医改事关民生福祉,也是民心所向。医改是世界性难题,需要持续不懈的艰苦努力。各地方、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推进医改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向深化改革要红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刘延东强调,要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抓住重点,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全民医保制度,着力做好保基本,积极推进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加快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筑牢群众看病就医安全网。
财经频道《对话》特别策划了“互联网医疗”的特别节目:《天下没有难看的病》,邀请了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宁波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王仁元、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天坛医院院长王晨、北京幸福康生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林、中国重要协会药物经济学研究专委会秘书长李磊等畅谈医改到底如何改?
60岁企业家任性做医改,东软董事长刘积仁“我真不觉得医改难在什么地方”?
打造没有围墙、没有边界的“云医院”,让“坐在家里看病”变为现实,这一切都是真的吗?前不久东软与宁波合作建立的全国首家云医院,就是要打造一个连接患者、各大医院名医、社区医院医生,以及检测设备的协同服务平台,并且这个平台是一个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平台。借助这套平台,可以解决以后大医院排队难?看病的医生都来自哪里?如何在网上的“云医院”进行注册?如果说东软和宁波合作的“云医院”想通过自己的平台,让“天下没有难看的病”得以实现。这个想法真的能够实现吗?
刘积仁:我经常去大医院,好医生的照片和价格都挂在墙上,谁起得早,谁先来,谁就能挂到那个医生,但是并不一定我挂号这个人需要他来看,可能在基层就可以看了。那为什么大家不到基层医疗去看呢?因为大家对他们没有信任感,我们所有看病的方法,总结的这些经验都是可以共享的。我认为互联网在这个方面通过协同会解决质量的问题、信赖的问题,使小医生变得背后有一个大资源,使得好医生变成教育家,变成知识的传播者。
王仁元:宁波一年的整个门诊人次大概有八千五百多万人次,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大概30%—40%是慢性病,所以这样一算大概也就三千多万是慢性病人在看病。我想如果有一半,这里面有一千五百万人次,这部分病人能够移到云医院这个平台上来,不去大医院,那我觉得这个成绩就相当了不起了。所以这样就使得大医院的大医生可以解放出来,可以做更多的他应该做的事情。
王晨:严格来说,医改是改政府,是政府政策的改,看出来现在都在错位,企业家要替大夫去看病,要替政府官员去做医改,这是错位的。
刘积仁:作为一个企业搞医疗,做企业搞的医疗是什么,相当于军火商,我们是为医疗进行变革或者是医疗体系进行变革,提供IT平台工具。我们构造了一个云的平台,让每一个医生医疗的系统跟大医院是一样的,那就使得这些小医院的医生,第一个遵循了大医院的流程,拥有了一个大医院的设备,再在上面构造了一个协同医疗的平台,使得这个医生的背后可以构造一个更多的医生的群体,比如说我是刘医生,我后面可能有一百个医生,可能是北京的,也可能是上海的,当我看这个病的时候,我如果觉得我不行,我可以通过我后面来完成这个工作。
刘积仁:我自己在全世界差不多也做了四年的调研,包括在美国、欧洲、日本,包括一些新兴国家,最难的事,当你知道越多,你就知道有多难。奥巴马搞美国的医疗改革,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那不是他一届总统,几届总统共同的目标。我有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一个大山沟里的中国银行的储蓄所在那儿一建,为什么在当地就到那儿储蓄呢。他背后有一整套的IT,整套的规则,我认为这个云医院最后也有你的整个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审计机构,而且因为他的大数据更全了,他看得更准了,比一般看得变得更容易了。
Duang!duang!网友提问:在“云医院”上看病靠谱吗?
王仁元:我觉得我们宁波的“云医院”是靠谱的,因为它第一个是政府主导的,这整个“云医院”平台是政府在推动,政府在建设的,而且政府在监管的,所以这样增加了“云医院”的公信力。第二个,我们的运行模式是采用O2O的模式,线上是叫“云医院”,但是线下是有实体医院作为支撑的,宁波市所有的医疗机构都作为这家“云医院”,作为线下实体医院的支撑。所以所有在线上职业的医生都注册在实体医院,如果发生医疗纠纷以后,都可以在医院找到责任。
陈伟鸿:互联网医疗其实还有人担心家里的老人如果不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他到底怎么可以在云医院上面看病呢?
王仁元:这个我们也考虑到,因为慢性病人有一部分都是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他们有些电脑、手机不会用。所以我们在社区里面,我们专门有云诊所,如果老年人不会用,可以到社区去,在家庭医生的指导下帮助你完成你想完成的这些医疗行为,譬如像要会诊,要预约上面的专家,可以预约挂号,也可以预约住院都可以做。
东软打造的“云医院”能成为医疗界的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看的病?你怎么看?
问题一:网上诊疗真的靠谱吗?中医的望闻问切如何在互联网上实现?
观众:中医一般讲望闻问切,望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传到互联网上,剩下的三个会有问题。
刘积仁:所以我认为在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医疗一定是O2O的,比如说你有精神上的问题,那不仅仅要问,有首先还要掐一掐呢,没准还要打一打。就是这些物理上的动作是不可缺少的,缺少了它,意味着风险,意味着诊断的可能不准确。所以基层的医生来做一个医疗的,就是我们叫家庭医生,所有的家庭医生往往都不是专科医生,那他更多的职责是获取大量的数据,了解这个病人,这个云医院的意义不一定是一个从事一家医院,在大的云朵上可能有多种这些医院。
王杉:大家都知道,既使是搞技术的,您知道现在我们的色彩的还原度到底能够还原到什么样的程度,到底和做出真实的能够多么的接近呢,要是不进行物体体格的检查,就可以对这个疾病做出诊断。
问题二:老人如果不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他到底怎么可以在云医院上面看病呢?
陈伟鸿:互联网医疗其实还有人担心家里的老人如果不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他到底怎么可以在云医院上面看病呢?
王仁元:这个我们也考虑到,因为慢性病人有一部分都是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他们有些电脑、手机不会用。所以我们在社区里面,我们专门有云诊所,如果老年人不会用,可以到社区去,在家庭医生的指导下帮助你完成你想完成的这些医疗行为,譬如像要会诊,要预约上面的专家,可以预约挂号,也可以预约住院都可以做。
问题三:互联网凭啥能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刘积仁:数据的分享,包括医疗检查过程的这些医疗记录的分享,如果说这些数据能够被充分共享了,刚才讲重复的检查,这肯定是一个方面,就是我们降低费用,另外一个知识和能力的分享,很多的这些疾病可能不会上大医院来做,大医院就不用说他这个医院大有多贵,就上大医院的路费,排号等的时间的钱。
陈伟鸿:这些成本也可以节省。
刘积仁:这些也就很多了。所以我认为医院内部的分享,个人和医院之间的分享,大医院和小医院之间的分享,会很大程度降低成本。合理用药、医疗路径、药品采购,所有的问题可能都会得到一个控制。